杨叔叔介绍这本书时说,这是唯一一本他读完之后想立马再读一遍的书。

当时,我显得很不屑。

之前,我与这本书共度的时光是在每日下班后乘坐地铁的七分钟。对于心理学出身的我,它的文字十分好读,可以快速扫过并吸收观点。每次读得不多,但留给内心的回荡是丰富的。这样翻掉大半本之后,昨日夜不能寐将后半本翻完。

合上书的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杨叔叔的之前所说“迫不及待想再读一遍”的感受。然而,这本书留给我的提示和警醒在第一时间阻拦了这个行为——立刻再读,这本身也是一种沉沦,是你把自省的任务寄托在了扫读本书文字的任务上。于是作罢。

反思与醒悟,还是要靠自己。

我想说,这是一本好读的书——文字通畅,道理熟悉。

但这又是一本最难读的书——它所倡导的思考,结合自己经历,以及再次引起的思维变革,完全可以无限制地延伸下去。若有人走火入魔,则即将回到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时期的诡辩当中。

“这本书全是空话!”这是我一趟地铁七分钟翻掉了三章的最初感受。

阅毕,忽觉这些空话最独特之处,是它们生生造出了一个饱满的思维空间,让你可以任意充填各种东西。

诚然,在这样一位印度哲学大家面前,提到西方心理学理论,大概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但我不得不说——它帮助我理解,将很多心理学当中的概念融汇在一起。

和它相比,精神分析的自我结构、认知当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概念、思维、情绪、态度等等,最终都可以在这个空间当中变成一股自由流动的能量场(场论学的不好,向勒温先生致歉)。

(闲话一句: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何一些缺乏丰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能力或基本哲学、心理学概念的人在接触“灵修”之后容易剑走偏锋迷失自我了……好在克里希那穆提会再“跳出来”谈一切宗教也都是束缚!)

说再多空话也无用,谈谈理解。

防止“再读”的沉沦,立刻批判地提出以下问题:

1 如果只让你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

面对自己的空虚,不要逃避。

2 这个精髓的基本解释或结构是什么?

不花时间总结所有理论了(可以画幅复杂的结构图出来),但印象较深的是这么几个:

矛盾也是自己的分割造成,如果你认可每时每刻,矛盾也就不存在。

自由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它和事物无关。

爱是一种“不在乎”,不在乎自己,也不在乎别人。别自欺欺人地以为在乎别人就是一种爱,要想一下你在乎的是否只是通过别人呈现的你对自己的感受。(这真TM是个循环!)要终止这个循环反思的过程,只有先放下这些,坦诚面对,才有可能有真爱。

3 结合生活举个具体例子谈它的适用性?

过去的一些事,比如对DR讲的一些话,真是totally wrong。

我想,直至今日,我才终于跳出了一切“应该”,尝试从最真实的一面来理解这些情感。

4 精髓本身有哪些值得挑战的地方?

这本书的思维空间真正能带给一个人的是什么?具备暂时跳出自我、进行反思的能力;认清、认可当下的状态。

不能带给一个人的是什么?如何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勒温先生,我还是喜欢你的!)

这本书,归结到一点,叫做:不破不立。但因为世上的自我仅此一个,于是,只得挑战这件难事:原地重建。

认识到了这一刻,终于重新拾起了信心和热情。

(美中不足的是,中文版封面设计真是弱爆了,甚至这个灰色的部分并不是可以拿下来的腰封,而是封面本身的一部分!尤其再加上这种恶心纸质的话……难以忍受
找了下英文版封面,还是可以接受的:
并且,我更喜欢这个英文书名——Freedom From The Known)
倒是已经脱销的以前群言出版社的版本,很有气质。求二手!!!
MJ
10/8/2011 10:43:19 pm

这本书倒是没看过,灵修的书看多了,就会发现基本的观念就是那几个。真正深入到生活里面,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炼。我反对把灵修弄成神神叨叨的样子,不管读多少书,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对生活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如果走向另一面,到了虚无的状态,就仍然是执着了,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而已。至少回家跟妈妈奶奶聊一聊,会发现就算是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都甚至于比现在所谓的灵修导师来的豁达。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