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去看了中医。开了很贵的药回来每天喝。
但这次看病的过程和之后,有一些“重大”发现:
1 早上8点以前的阳光和空气很美好,还看见家长送小朋友来我们小区里上幼儿园的时候,刚进去的小朋友正在和刚进来的小朋友打招呼……
2 中医院里大部分是老年人,但看起来比西医院里面的人要平和、高兴。
3 中药比高端护肤品或营养品还贵,比最苦的咖啡还苦很多,但对皮肤、对精神的效果比以上两者都好太多了,哪怕只是3天时间,更不用提调理身体各方面的作用。
4 有朋友陪,有好多人关心,真是好幸运。
5 学会真的关心自己,才会真的懂得关心别人。

于是很想要删除上一篇日志……但还是留在那里当做警示吧。
今天(周日)走出去拥抱阳光的时候,发现阳光一直在那里,你没必要天天搞得自恋或者自怜。

老妈明明买了漂亮的蝴蝶风筝挂在客厅里,三俗明明买过风筝线送给你,是你以前一直没想要出去放。
爷爷养的狗明明是怕人的、来人的时候都不敢从沙发底下出来只会狂叫的,是你以前总是在门外听到叫声就以为它很凶非要带走它才敢进门……其实爷爷管它叫小熊。
老爸本来就装了一肚子有趣的风俗、故事,是你以前总是不爱问问题没有让他想起来讲给你听。
大剧院的票一点都不贵,而且地铁直接通到观众入口处,是你以前总觉得那里不好……
明明有新香水喷,有新茶、新蜜喝,点点鼠标就可以有新衣服穿,阳台上总有新的花花草草甚至新的桌椅板凳……是你老觉得生活在别处。
明明过着或至少可以很容易就过着客观上比大部分人都更丰富、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是你总觉得有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
……
问题都在外面。
古人都知道去山上挖花花草草来治疗自己。在还不能通过自己练功打通所有脉络的时候,赶紧带着小背篓小铲子走出门吧。
 


就像死亡和重生。

每个上了一整天课的周六晚上,都睡去恨不得从此不再醒来。于是每个周日都只能从中午开始,一点点进行恢复体力的过程,吃一些从超市买来的很补的东西,再吃一些家里做的清淡的东西,放松一下。然后晚上再度睡去。

于是每个周一,也都从中午开始,下午的时候会感觉恢复了一点点元气,这时候就有精力看看书、或者去看一眼工作。逐渐自己又渐渐有了一点点passion。

过去的一年多里,有的时候,周日和周一只有一个,那么下面的一周就会半死不活;有的时候一个都没有,就会垂死着过掉下一周。

特别怀念的,是09年的时候多次和父母在周末去爬山。在11月的时候还有能力自己跑去城里看话剧然后自己坐地铁回家。

进入2011以来,即使每周都能够有周日和周一,但情况仍然在恶化。在今年第三次感冒之后,在下午的时候突然想不起来上午某几个人名字(过了一会儿想起来)的时候,在想不起昵称“满神”是和陈凯歌哪部电影人物重名的时候,当想不起来前一次和DR通电话是昨天还是前天的时候…… 有抑制不住的想停下来的冲动。

最害怕的一件事,是对我在乎的人说无能为力,一直以来都在避免这件事的发生。

然而当有人对我说无能为力的时候,突然觉得很孤独,如同强震之下的废墟。

今天是春分,是周一,是“国际睡眠日”。

想起去年春天,一个人跑到北大里面看舞剧,看完还想找个地方和学员吃饭;

而今年,赶到北大里面看话剧,完了恨不得出了讲堂就直接能够打车回到家里的床上。

……

只有那些有活力的年轻人,总是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然而他们身边的自己其实还是年轻的,还能被一些人称作小mm,在状态好的时候还是会被一些事搞得热血沸腾。

看一篇关于《读库》的文章,讲老六被《读库》改变,想到我们做的事情在一点点地改变着他人和世界,而其实被这件事情改变最多的一定是自己。变得不那么文艺,变得更现实但同时也更理想主义,变得懂得了一些事情,认识了一些人。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部分。我没有很多人那么Smart,只是在这里很傻地坚持,试图做一些事情,在鼓励别人的同时鼓励自己。

在每一个周一,停一停,只是说,别太着急了。

世间这般混乱,很多人却还有着革命的勇气。你下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Picture
生病在家,躺在床上看了《黑天鹅》。
之后的想法有点女权:请问这些导演们,除了感官,你们还能拍点女人别的东西不?(那些所谓隐喻用本能也能感受出来)
大概是先知道获奖后看了电影,又有同事曾经说不理解,于是期待有点高,但看过之后无非是写写28岁女演员的情窦初开这件事。
明白为什么娜塔莉波特曼获奖,而影片本身、导演不获奖——它相比于任何一种类型电影都显得更单薄。

它可以称为心理片,因为掺入了精神分裂、幻觉等元素,讲述一个芭蕾女演员因上位的压力导致精神疾患,但这个构架,是否很像《穆赫兰道》当中的一部分?甚至包括一些反应比如幻觉、自慰、同性关系、排练时与男性上级发生关系等等…… 但很显然,它对于这些反应的处理和呈现方式远不如《穆赫兰道》丰富,显得缺乏想象力和缺乏悬念,甚至行为反应还没呈现,观众就已经能够提前猜到将发生的桥段。

退一步,艺术题材的剧情片,不与复杂的掺入精神分析的《穆赫兰道》相提并论,那么与《狂恋大提琴》相比,其中的感情纠葛却显得更加单薄。或许是艺术夸张的原因,在片中,Nina孤独得很不现实,她所在的世界里,除了母亲、团友、艺术总监Tomas,就只剩下芭蕾舞。这世界里没有感情,似乎也没有思想。 有感情的是母亲,有思想的是Tomas,而被Nina替代的Beth和差点替代了Nina的Lili,都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唯独Nina自己不是。这样的设置再加上芭蕾风格(例如优雅的白色、浅粉、简单的服装、摆设等),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色彩。这一点上,对艺术更加痴狂的《狂恋大提琴》要做的更好些。或许是导演在可以追求某种极致,可这种极致只是对演员自身的表现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削弱了影片本身的丰富性和可理解性。

若是当做普通的剧情片,它显得更单薄了。其实,人物少不是罪过,简单的人物能表现出复杂的内涵,更何况《黑天鹅》当中实实在在有那么几位可以出彩的人物。例如Tomas,作为芭蕾舞艺术总监,他的尺度非常有趣,有对艺术执着而理性的追求,身负恶名但并未真正与Nina发生关系。不得不说,片中把Tomas处理得有些简单和坚决了,他似乎只有艺术高度这一个目标,观众对Tomas的期待恐怕比影片中更多,期待看到他更多的内心。类似的,Nina的母亲,这位曾经因为怀孕而断送舞蹈生涯的的舞者,她对艺术、情感、与人生的理解一定是丰富的,她与Nina之间的意见与情感的交织与冲突想必会非常丰富,这点从她给Nina准备了特别的庆祝蛋糕,当Nina不吃她要直接扔进垃圾桶的极端行为可见一斑,然而除了这个点之外,她成了一个几近隐形的大龙套。……

那么,不得不说,全片出彩的地方在哪里?在芭蕾舞背景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物质基础,在音效和配乐,在娜塔莉本人。而这些东西,都太原始。见到白色舞裙上渗出鲜红血液、黑色羽毛、舞者优美的轮廓与动作、甚至美女自己和美女之间的性行为……无人不为之动容。所以,说好听些,这部《黑天鹅》是专为娜塔莉打造的上位影片。其实她的美丽、灵动和才气,早在例如《Closer》等影片的配角当中就已经显现出来,只是缺少这么一个合适的机会,尚年轻的她因这部加长版MV成功拿到小金人是顺理成章。说不好听些,《黑天鹅》只是利用了娜塔莉本身的灵动得以成功——娜塔莉本人从小就有张极具亲和力的脸,如果换张更像瓷娃娃更“艺术”点的脸,或者如果娜塔莉脸上没有那颗痣,影片的内涵会下降多少?票房又会下降多少?或许,导演在有了娜塔莉之后,更需要有再多几分钟的片长,把一些丰富的、真正黑色的至少是有色彩的东西,给我们剪回来。

Picture
图:仿德加的小舞女的剧照
 
DR在美国,我在中国,但似乎更了解美国文化的是我,更了解中国的是他。
Bob Dylan要来中国开演唱会,犹豫了要不要去听。但当发现ipod里面没有他,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以兰波的诗歌为灵感,停留在答案在风中飘,停留在并没有经历过的模糊的美国六、七十年代…… 作罢。


几日前重翻了《开到荼靡》,很久以前的言情小说。
只记得一句话,是形容配角阿张的“他的内心广阔而美丽”。

有的人,有些事,能遇见,接近火星撞地球的概率。
广阔而美丽,这大概是彼岸的样子。

特别想念。
 
3月1日,坚持。之前其实没想到,这缓慢的进展是要等到了3月份。直至今日,才觉得经历过的委屈也不算什么。

很久没有在没课的日子,一天里面,说了这么多话。
选择了平静、积极的方式。而这种平静,是之前自己都想象不到的。
有那么一点欣慰。
我们想做的事情,它灭亡起来如此容易,坚持起来比想象的要难太多。

风骨。好想有这个词。它与形式无关,与媒介无关,与内容与原则有关。

与有共鸣的人对谈,是幸事。谈论过去的感动、理想的组织、民间的叛逆、校园的音乐夜晚……

周一去看过《将爱》,不是好电影,做作、广告、奇怪的剪辑…… 但是有情怀在里面。
只是刚刚演到雨夜的镜头,眼泪就又不争气了。想到的不是那些不靠谱的校园爱情,而是去年夏天。
然而,走在学院路,突然想到,一个组织也像一个人,要热爱读书、热爱交往、但不能只靠激情支撑下去。

3月5日,坚持的理念阶段性胜利了。
但是身体坚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