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讲9件事的时候提到: 在“小黑屋”里和学员面谈,听她讲在拉卜楞寺和喇嘛的交谈过程,探讨如何写进personal statement。
如今,连9月班的各种Statement也纷纷进入”Finalize“进程。

每日连续(减掉午饭、晚饭各半小时)14+ 小时看文书的工作,要靠很少的几个文科来调剂。


一些欣喜是来源于和他们一起做到的小地方,比如通过某种approach理清明清某派书法的脉络;比如通过文本的翻译挖掘出更多的origin以及transmission;现代性里面种种复杂的体现……
当发现自己的很多小小的积累与粗浅的思路作为了更宏大的思维的推动剂时,便很高兴。


前几日,头儿找我帮忙看一个中文研究outline,同学就在旁边,搞得蛮紧张。该同学写出了关于日本某摄影展的研究经历,我便说这似乎看不出在East Asia Study中是什么角度,反而是能和Art History当中XXX effect很像,头儿突然一拍大腿对该同学说:你明白为什么Havard教授回信说你可以去Art History了吧?
OMG.


所有的无非只是一些Common Sense。
但为什么很多中国文科学生是不具备这个东西的?


有点遗憾,在大学时读的书、听的讲座还是太少。要用几年或者十几年补回来。
大头草
11/17/2010 12:16:27 pm

哈哈,积累是有用的~~得到肯定也是好事。不像我做市场老是被否定。唉。=。=b。

Reply
11/17/2010 09:18:26 pm

最后一句……太对了T T 我遗憾得简直无以复加……

Reply
杨紫杉
11/19/2010 11:03:28 pm

To 大头草:
怎么会都是否定…… 你一直是我们的榜样的……

Reply
杨紫杉
11/19/2010 11:33:13 pm

To 球:
是失去了甚至无力找回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么在乎这东西。

Reply
DR
11/20/2010 08:36:52 am

你的阅读量,已经很多了的。
虽然说这边literature and arts 的PhD,阅读量兼职就是impossible……

Reply
杨紫杉
11/21/2010 01:19:28 am

嗯,暂不和专业的比……
按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也还是不够的。人越长大,越明白自己的需求。我知道自己的需求大概是每周一本书,即一年50本书的样子。就像知道自己每餐的饭量是一两一样。

即使是以工作为中心,要想把这样一个需要广度的工作做到追求完美,维持两周一本书或坚持在某些领域科普也是很必要的。

Reply
DR
11/26/2010 02:27:01 pm

一两饭太少!哈哈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