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9日。怎样的一天。

夜晚睡觉前,写完《重新认识你自己》的短评,整理了一下两天内新买的近20本书,确定了阅读顺序。
此刻我想,未来大概可以平静一段时间,面对自己,面对身边和心里的人,面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了。

上午醒来,奔到公司旁露天平台,“三俗”组合已经聚齐,原来是来此测试Moto新出的平板电脑(HD?)与三星平板的性能。
戏剧的是,“低俗”爆出,就在三天前发生了电光石火般的一见钟情。

下午在办公室,收到需要进行选择的转折性邮件,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Gmail留言里,DR收到了一个“大”包裹。(其中应该有张宝利来相片是无法再版的今年唯一合影,感谢中国邮政和美国邮政……)

下午谈了最不靠谱学员和最靠谱学员,晚上一下搞定了三个人的写作思路。
然后立刻关灯锁门冲向五道口的墨西哥餐厅,班班的生日。狂吃我最爱的铁板烧(永远记不住外文名!~)。
之后自己去旁边咖啡馆再上网和看东西,待到接近打烊,突然想起班班可能还在club里面疯狂。

喝醉酒的人们坐在街边,说着世界大同之类的话。
认识6年的好朋友抱着哭了。
我没有哭,是因为太清醒。6年前的10月我们坐在宿舍楼道里,还是teenager。

到如今20余年我没有去过任何一家club,没有做过某些事情,没有放弃过在乎的人,没有忘记过理想,没有停止过反思和寻找…… 甚至没有做过黑出租。坚持还是遗憾,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但本质上,我是否放弃过“证明”?
未来是否能够真的不在乎那些被别人“证明”过的价值?大概直到今天我才敢在这个问题上回答Yes。

再不会以旁人依赖我而骄傲,而真正单纯地为他们独立取得的成就与成长而骄傲。
为此,我不会放弃。

 
填饱肚子之后去找乐。找舒服的小角落。专心工作。 就像在小镇(小屯儿?哈哈)里生活。

(就是电脑太破了!下次带小黑来~~)
 
杨叔叔介绍这本书时说,这是唯一一本他读完之后想立马再读一遍的书。

当时,我显得很不屑。

之前,我与这本书共度的时光是在每日下班后乘坐地铁的七分钟。对于心理学出身的我,它的文字十分好读,可以快速扫过并吸收观点。每次读得不多,但留给内心的回荡是丰富的。这样翻掉大半本之后,昨日夜不能寐将后半本翻完。

合上书的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杨叔叔的之前所说“迫不及待想再读一遍”的感受。然而,这本书留给我的提示和警醒在第一时间阻拦了这个行为——立刻再读,这本身也是一种沉沦,是你把自省的任务寄托在了扫读本书文字的任务上。于是作罢。

反思与醒悟,还是要靠自己。

我想说,这是一本好读的书——文字通畅,道理熟悉。

但这又是一本最难读的书——它所倡导的思考,结合自己经历,以及再次引起的思维变革,完全可以无限制地延伸下去。若有人走火入魔,则即将回到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时期的诡辩当中。

“这本书全是空话!”这是我一趟地铁七分钟翻掉了三章的最初感受。

阅毕,忽觉这些空话最独特之处,是它们生生造出了一个饱满的思维空间,让你可以任意充填各种东西。

诚然,在这样一位印度哲学大家面前,提到西方心理学理论,大概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但我不得不说——它帮助我理解,将很多心理学当中的概念融汇在一起。

和它相比,精神分析的自我结构、认知当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概念、思维、情绪、态度等等,最终都可以在这个空间当中变成一股自由流动的能量场(场论学的不好,向勒温先生致歉)。

(闲话一句: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何一些缺乏丰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能力或基本哲学、心理学概念的人在接触“灵修”之后容易剑走偏锋迷失自我了……好在克里希那穆提会再“跳出来”谈一切宗教也都是束缚!)

说再多空话也无用,谈谈理解。

防止“再读”的沉沦,立刻批判地提出以下问题:

1 如果只让你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

面对自己的空虚,不要逃避。

2 这个精髓的基本解释或结构是什么?

不花时间总结所有理论了(可以画幅复杂的结构图出来),但印象较深的是这么几个:

矛盾也是自己的分割造成,如果你认可每时每刻,矛盾也就不存在。

自由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它和事物无关。

爱是一种“不在乎”,不在乎自己,也不在乎别人。别自欺欺人地以为在乎别人就是一种爱,要想一下你在乎的是否只是通过别人呈现的你对自己的感受。(这真TM是个循环!)要终止这个循环反思的过程,只有先放下这些,坦诚面对,才有可能有真爱。

3 结合生活举个具体例子谈它的适用性?

过去的一些事,比如对DR讲的一些话,真是totally wrong。

我想,直至今日,我才终于跳出了一切“应该”,尝试从最真实的一面来理解这些情感。

4 精髓本身有哪些值得挑战的地方?

这本书的思维空间真正能带给一个人的是什么?具备暂时跳出自我、进行反思的能力;认清、认可当下的状态。

不能带给一个人的是什么?如何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勒温先生,我还是喜欢你的!)

这本书,归结到一点,叫做:不破不立。但因为世上的自我仅此一个,于是,只得挑战这件难事:原地重建。

认识到了这一刻,终于重新拾起了信心和热情。

(美中不足的是,中文版封面设计真是弱爆了,甚至这个灰色的部分并不是可以拿下来的腰封,而是封面本身的一部分!尤其再加上这种恶心纸质的话……难以忍受
找了下英文版封面,还是可以接受的:
并且,我更喜欢这个英文书名——Freedom From The Known)
倒是已经脱销的以前群言出版社的版本,很有气质。求二手!!!
 
穿上身并不是一件很“致敬”的事情。

不知不觉,还是干了这件事。

但是,和名画最配的,还是丝绸:)


《鸢尾花》,梵高(荷兰),Getty Center,LA
丝质围巾,大四时回学校做讲座的赠品。
《呐喊》,蒙克(挪威人),其中2幅在挪威蒙克博物馆
棉T恤,购自淘宝上盛行的设计师品牌店。
《睡莲》,克劳德•莫奈(法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混纺修身T恤,购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 wonder,有没有中国画,是可以上身的呢?
 
乔布斯走了,生活还要继续。
不是果粉,没有那么多爱,
但想想,我们还是有关系。(手机没有微距,我没能拍出一张好看的图。)

1 from nano to speech
在离开第一个工作过的公司之前,我从同事那里买过一台二手Ipod nano 3小灰灰。
有了它,我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和去洗手间的间歇时间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没多久,我就走了。去一个地方上培训班(后来那里成为了我工作的地方),第一周的阅读材料就是乔布斯著名的2005斯坦福演讲。
这篇文章中的无数经验,在我之后的经历中无数次得到应验,比如connect the dots。它也让我有勇气去做很多自己的选择。

2 from nano to Classic
在拿到人生第一笔年终奖之后,我曾给自己买过一台Ipod Classic,大灰灰,后书两行字:

God is a DJ.
Everything will flow.

这是两首歌的名字,前者是一首舞曲,后者是一首英伦。

有了IPC,我便把以前的一台二手Ipod nano 3折半价卖给了DR……那时他还不是DR。
(但的确是有了这个工作以后,我才知道nano不是苹果公司创造的词而是真有这么个词~~~ 更没想过,后来还和真的做nano的人产生如此多的联系~~~)


3 the nirvana of nano
没有想过nano还会复活。在收过的所有生日礼物中,这台那么小却还有触屏的nano排进了top 3. 
甚至在收到礼物的那一刻,都没有反应过来要怎样感谢他,合适的color和style,一种精致的低调。是过了一段时间,朋友看到它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脸上情不自禁的笑,才体会了朋友口中“有爱”的含义。
它的后面,也写了一行字。

其实,一直喜欢的是这几行字:
We Connect Minds
GOD is a DJ
Lives are ours


--------------------------------
附:2009年3月31日写的演讲的读后感

1 对不确定感的恐惧

第一句就已经道出了我的心声——“I was afraid.” 这也正是我的心情,从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刻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真正摆脱过某种恐惧——对“不确定感”的恐惧。

这种恐惧最初是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结果:没有),后来是能否在不够理想的大学里也找到一些机会来提高自己(结果:有),从始至终都存在的恐惧是在从大学毕业后能否有一个适合的位置来保证生存和继续发展(结果:未知)。关于生存的恐惧一刻也没有真正消失过,一直以来我做所得一切就是努力去消除它,因此我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去抓住几乎每一个能带来提高的机会。忙碌可以暂时麻痹,在忙碌的时候,恐惧感就会降低——因为我至少在努力,不是吗。因此,从来都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规划。害怕放弃自己手里已经抓住的东西,其实本质上是害怕自己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把其他可能的目标都放弃以后,却达不到那个目标。这种不确定感太让人恐惧了。

虽然我的学校比本文作者的差不知多少倍,相比于一个Stanford的毕业生,我拥有的东西可能微不足道,她形容大学是一个害怕离开的“protective bubble”,而几年来我想的却是怎样冲进一个“protective bubble”,可能是一个大学的研究生院,一个还不错的公司……而本文告诉我们,“protective bubble”不是我们要待的地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文中有一句话“what will you do with your fear? Will you let it become a motivator, or an inhibitor?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can answer that.”显然,我一直是被它缚住了脚。虽然我的手很灵活,每天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抓住每一个飘到身边来的机会,但这种恐惧让我的双脚始终站在原地,从没主动迈出过,从没主动去寻找机会。我非常缺乏勇气和行动力。比如,从我知道Bebeyond有想报班的念头到我来报名,整整隔了11个月;从我想去南京找朋友玩到我真正安排了一次行程买了火车票,整整隔了2年半;我的手机在1个月以前坏了,至今都没有拿去修……

读完本文,我深深记住了“Do not be afraid to make decisions. Do not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Choose to be brave, and to keep moving forward. Don’t lit your options paralyze you. Make a decision, and then choose what happens next.”

2 挖掘和重构

一开始作者就花很多笔墨讲述她在历史小组的经历,这影响了她一生的经历,无非是从很多材料中快速找到最重要的一量页纸的核心内容。她说,这也是“life’s process”。没错,二十年的成长历程也像是厚厚的历史书(或者不是一本书,而是很多零散的材料),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中提取出精华,值得我们去珍惜的闪光部分和关键部分。

而这个变成两页纸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重构过程,所有的信息在我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重构。不断地对信息进行重构,我们也就会不断发现新的关联、新的闪光点。

3 Be yourself

这一点和上面的两点是相辅相承的。这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做回自己。

上一周,我决定离开之前实习的公司,告诉父母时,他们一致反对。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全世界人民都面临失业率攀升、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国性大问题、离毕业不剩几个月的时候,我却要放弃一份早已轻松到手的、我完全能胜任的、与专业有关的、工作环境挺好待遇又不差的工作。也有大学同学说,不用加班、不用出差、迟到不计、地点离家半小时以内、一个月3500以上、公司要上市了、各部门同事都对你满意、你还想怎么样啊?你不是还没找到下一个工作呢吗?你能找得到下一个吗……

我更重视的不是外部条件,而是自己的状态。

我不能容忍自己度过一个星期40小时工作后却不觉得自己做过什么事情,不能容忍未来的一个星期可能还不如这个星期,不能容忍做一份工作的唯一乐趣是和同事聊聊新上映的电影和新出的护肤品,不能容忍身在同一个团队的同事在一个月里可能只见过一次面,还没聊工作……所以我要寻找另一个地方,一个能够容纳真实自己的地方。

本文中有共鸣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她曾经体会过“people at the lowest levels of an organization can get treated… and how much of a difference they can make”,比如“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human freedom”……

这篇文章我会永久珍藏。Thanks a lot.
--------------------------


过不了太久,就又将是面临选择的时候。
我不会忘记这篇文章,那些听着ipod思考的时刻,以及,之前每一次做决定的原因,
一定要有爱,哪怕一点点。
 
曾几何时阅读是一种娱乐,它带来的快感无与伦比,来源于它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沉浸其中仿佛经历了自己此时此刻无缘经历的生活。那是小学时在中关村大街(现已扩成宽阔的北四环)上边读缩编版名著故事边走路的少女,是躲在被子里打手电看图画版红楼梦,是SARS时期宅在朝南的小屋啃掉的指环王三部曲…… 不同的是,从“指环王”时期开始,我开始发现自己的生活本身虽比不上指环王,但已经比很多青春小说精彩许多,迫不及待要创造一个独立的,自己的世界。

后来知道,那些写别人世界的书叫做fiction,写真实事件的书叫做nonfiction。前者仿佛只是在利用人的想象力创造某种幻觉,后者则直接叙述/论述事实给你看,需要利用自己的逻辑和判断。而前者当中的佼佼者尽管创造了奇妙的幻觉,它的立意也可以抽象成重要的现实议题。渐渐地,是这种交织,而非优美的语言描写本身,才真正吸引人。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当中,理论基础是阅读的4个层次——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skimming systematically),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主题阅读/比较阅读(syntopical reading/comparative reading)。

前两个阶段在读懂一个故事,和能从报纸/杂志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的中小学时代就基本形成。后两种阅读的能力与习惯理应在大学期间通过大量练习出来,但我总感觉相当多的大学生并没有。GRE当中的阅读理解,基本是在考察analytical reading,而学术活动比如通过大量阅读而写作论文,以及文献综述则属于syntopical reading。

在前2个层次中找到阅读快感的人很多,而我是多么希望,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从后两种阅读中也能找到同样的快感。因为,它能帮我们理解许多现实问题,甚至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到解决方式。

当新东方的英语培训已经从高考英语开始教skimming,从GRE开始教analytical的基本方法的时候,有人可以开设更系统的syntopical/comparative reading课程吗?

 
天凉,最近吃很多东西。

饿了脑子会不转,
但吃多了又会困。

想起很早就买过这本书,于是再找找合适的数量。
大概一袋200g意面分3-4次吃,就正好。
培根蛋酱意大利面把菜叶换成更实在的芹菜,没那么好看,但更会在爽滑之中加一份清脆的口感。

封底说“在太满足之前止步,让自己有余裕去容纳其他美好。”
Picture
Picture
 
前天晚上在书店等人,翻完了一本《信睿》(今年3月创刊的杂志,其实就是以前的《SOHO小报》,但现在的内容non-fiction部分的内容更对胃口了),
其中最先读全文的文章是采访Teach for China的创始人潘勋卓,从Princeton毕业,copy了Teach for America的idea(刚搞清楚原来Teach for America的创始人也是P'毕业),但在中国搞得如火如荼。现在已经有了发展成Teach for All了。
有idea 不难,难的是在中国实现。


最近,遇到各种事情和状况。
也有很多质疑。有人会问“你XXX,为了什么?” 
我可以找出非常selfish的答案,也可以找出非常公益的理由。
感谢这些机会,通过它们,逐渐明白到底有多么在乎一些人、一些事。
仍然会激动,会失眠,会懊悔…… 然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