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花。
感谢父母的支持、感谢毛姐姐离奇的经验、感谢水水的陪伴、感谢其他所有人的鼓励和祈祷……
签证很顺利地过了。

揭晓“浮云”系列的第一层意思——网上传说神马的都是浮云。
我才不信年轻单身女性过签率低(毛姐姐当初找过旅行社等,都不接单啊!)、首签必须有财产证明(尽管我也整了一个)呢!
倒是信了杨叔叔说的:别做作,要真实。


4月29日的北京是一个阴天。
下车和水水会合后,问了一位武警GG才知道大使馆怎么走。
10:15的预约,不到9:30我就在门口排队了。站在院子里面等了一会儿很快进去,也没有可怕的安检之类的,只是把电子设备(ipod classic被安检大叔说成iphone 4了,囧)都拿出来存上。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每6个人一组,和我一组的是5位西装颜色都一样、个头、肤色都一样的西安来的大叔,因公护照、公务签证。我要是穿的再正式点就会被认为是和他们一伙儿的导游或者翻译了吧。还好大叔们都是经济开发区头头,素质还不错。
等待去洗手间的时候,听到不远处有两个女性声音的交谈中提到了“BeBeyond,juanjuan”,可回过头去没有寻到人影。大概是已经签过走掉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挺自豪的。相信整个大厅里面拿top offer来签F1的没有几个。
在挤满了几百个人的大厅,我有幸看到了想去美国的人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仔细观察了一下与我大概相同时间的这一场的F1里面最好Offer好像是ISU了。
转念一想,这几百个人当中,签B2、自由行不跟团,又有几个呢?
就突然莫名其妙地更自信了。

等到了中午12:30,眼看着VO们都关门或换班了,自己腰也酸了、背也痛了,且快拍到了不敢喝水了…… 1号窗口几分钟后从一位亚裔女士换成了一位白人帅哥,3号窗口从一位白人美女变成了一位黑人美女,4号窗口最有范儿的帅哥消失了…… 就提醒自己要耐心点,并期待碰上帅哥啊……可见排队已经无聊到了一定境界。

果然就灵验了。1号窗口的帅哥顺利签过了前面5位大叔。到我了。
-你好,我想去旅游,这是我的材料。(职业病,说话要直接,先讲清楚目的。然后递上新旧护照和DS-160。)
-你去过哪些国家?(帅哥的普通话真标准!4个声调都是准的!)
-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此刻他就已经在表上画符号了,天知道是啥意思。但我觉得八成靠谱了。)
-你做什么工作?
-在一家教育公司做培训师。
-你每月挣多少钱?
-X000,年底还有些奖金。
-你报团了吗?
-没有。打算五一的时候安排一下行程。
-你是自己去吗?
-是的。
-在美国有亲戚或朋友吗?
-有,大学同学之类的。(认识的所有在美国的人里面,关系最简单的一种就是这个了。复杂的我就不一一列举解释了,否则要像毛姐姐那样讲一个好复杂的故事……)
-你要去看他们吗?
-要啊。(你管我看谁呢,反正有人照着就行啦)
-你住在哪儿?(诡异的,我没听清楚,以为是问我在美国住哪儿)
-打算去东部,纽约……
-问你现在住哪儿?
-哦,家在海淀区XX那边,工作在海淀区XX那边。(难道是在核对DS-160是否是我自己填写的?)
-你是北京人吗?(只有这个问题,我搞不清楚他在check啥)
-是呀(于是我就笑了。)
-好啦你通过了。
-谢谢!

其他所有证明材料,放在玻璃外面,帅哥完全都没有要过去的意思。
我突然明白了前几天见过的一份媒体对某VO采访——她说你想来美国旅游,就带着护照来面谈吧!原来她的意思真的是:只带着护照来面谈!
悟了:没错,他们关心的东西,在DS-160上其实都让你填写了。面谈是为了看你这人是否靠谱,和表格上是否一致。
于是惊叹,帅哥很有逻辑!——前几个问题Check你的稳定性,中间几个问题Check你在那边能不能自己玩,最后几个问题Check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没有工作,只是很自信地说自己是什么工作、挣多少钱,不是也能过掉嘛?真是美国风格啊……

出来以后,等了我好几个小时的水水说,没见你这么没反应的,人家出来都是乐得大叫、拥抱拍照的…… 
好吧,比如一些老人终于能见到“高材生”的孙子了,一些人可以去美国上大学了……那些世俗意义上会激动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出来了,却只觉得都是平常的事情,都是common sense。

晚上回来查机票,才突然意识到,尽管自己以前的经历当中,跟团旅游仅有1次,但其实从来没真正意义上自己搞定出去玩过。至少有很保姆式的地陪或者有别人负责计划行程。
突然想到第一次自己出去玩,要去的地方,竟然是美国。这大概也是放在10年以前不敢想象,而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
这种平常心,是人家能看出来的。
无论怎么算,时间都是不够用的。

好想带着空箱子去,带两个满箱子回来。
无非是Tee、运动鞋、牛仔裤、书、唱片、画廊宣传页、艺术馆纪念品等一些破烂儿,以及,更多的想象力和信心。
过掉了这个,突然觉得自由的世界又变大了一点,说不定也能去NY做几个Cold Visit呢?
 
有点累。
今天,这本小书到了:
Picture
回家的地铁上翻了翻。很简单易用。渐渐地,觉得这是有意思的事情。
它说想听音乐你只需要循声而去。
它说帝国大厦等是浪漫的地方。
它说星期一博物馆是闭馆的,你就去中央公园吧。
它说MoMA是任何恶劣天气都适合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有超脱尘世的氛围……

不知道LP是否出过“北京”,如果有,真想看看会写成什么样。
 
今日办齐了大部分签证所需材料,果然如毛姐姐所说,厚厚一叠。仅是打印+复印费,就花掉20多元。
洗了一些以前旅游的照片,发现其中一张去年在上海的,和一张在苏州的尤其喜欢。另外也很纳闷,为什么去年的夏天/秋天会那么瘦的,敢穿上下全白的。好吧,能偶尔自恋一下,也是一种进步。
用曲别针把所有材料分类别好,让自己长的像有条理、靠谱的人。
如果我是VO,除了天气和心情外,就找不到拒这个人的理由。

下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跑掉了家附近的几个地方——自助银行、人才中心、邮局、面包店、图片社、复印店…… 发现又开了很多新的小店,发现周围其实有很多便利设施。 
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步行20分钟以内都可以解决,其实也蛮简单的。
抱着文件夹和Bread talk的袋子穿过马路的时候,觉得自己真居家。

今日做了很多家务。浅灰色的nike zoom系列已经穿了一年半,是今天才发现它有nike+的凹槽。于是突然有了冲动去搞个nike+ ipod传感器,跑步。
想起大三那年的春天,每天晚上8点半会从自习室出来,跑步,然后赶着9点钟的最后一拨去洗澡,之后继续去上自习背单词……尽管那个地方一直很浮躁,尽管那样的生活只是每年运动会之前的一个月才会有,但很踏实。
已经两年多没有了。

想踏实地读几本书、踏实地做一些事情。
如果旅行得以成行,踏实地看一些画、记录一些东西。

这个五一不会去音乐节了。要么读书,要么去户外锻炼身体。
Picture
 
忙碌的一个星期工作基本结束了,今日又可以继续准备剩下的一些材料。
已经准备好的材料:护照(新+旧)、中信收据、存款证明、近一年工资卡流水单
还要准备的材料:头像照片、一年的信用卡账单、以前的旅游照片、英文简历、公司在职/请假/薪酬证明、户口薄等复印件……
好多东西。烦的时候就疑惑了,到底要去干嘛。

在挑旅游照片的时候,突然发现,尽管近年来一直忙于学习、工作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正事”,作为一个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就没理开过海淀区的人来讲,过去的十几年里竟然也去过了很多地方:
北京:作为一个北京人,还算合格,除十三陵外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在地(故宫、天坛等,颐和园已经10次以上)、几乎所有著名公园(香山、紫竹院之类更是10次以上了吧)、各大博物馆(不用说美术馆、首博等,连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都去过……)、各大剧院和各小剧场……
上海:2010
云南省:1999,昆明、石林、大理、丽江、中甸(现名香格里拉?)、西双版纳(顺便中缅边境)……
山东省:1996,2009,青岛、烟台、威海、荣成……
辽宁省:1996,2011的大连
湖北省:2010,武汉
广西自治区:2005,桂林、阳朔
江苏省:2008,南京,扬州,2010,苏州
浙江省:2010,杭州
周末去个石家庄这样的就不算了吧……
此外,2002年一趟去过欧洲的巴黎、波恩、阿姆斯特丹、海牙、卢森堡、布鲁塞尔等地方
……
以上所有,只有两次是有父母一起的。
然而,自己实在太不喜欢留影了,甚至有些地方,一张照片都没留下过。

今天中午吃饭时,见到旅游频道在介绍全球各大设计学院,其中有纽约的Parsons等。
突然醒悟了前天被妈妈问的问题。

原来,我突然想出了自己为什么要去美国。
因为我想去纽约。

看大都会、MOMA、古根海姆……一个博物馆就够逛上两整天。
一些Concert,独立影院,
不远的Princeton、RISD,当然不会落下Columbia,有机会更想去UPenn拜访几位education\Psychology的大牛,
买些东西,一些明显是家乐福/沃尔玛/IKEA/UNIQUE买不到的东西,当然还有唱片店,二手书店,
在路上看掉陈丹青的《纽约琐记》、布洛克的《小城》,之前去书店翻掉那些讲down town风格的小书,当然还有LP的城市系列。
好吧,就不提那些和rock music有关的了……

既然北京可以玩十年,那么,NYC已经是一个玩10天也不为过的地方,就是这样。
一切都还是纯属YY。
一本白护照,年轻单身女,要自信满满攒RP……
 
4月21日

为Visa而准备一份一份材料,文件夹里的A4纸越来越厚。

这个下小雨的早上,跑到银行,各种填表,各种签字,那上面每一个写着4、5位数的格子,都是一年以来的付出,柜员忙了半个小时。
当你不计成本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很奢侈的,和可怕的。而我一直以来,都过着奢侈的生活,甚至是别人的奢侈。

晚上妈妈问:能办成功的可能性大么?
不知道。单身年轻女性最难。
你是要去旅游,还是看学校啊?
这个问题,我含糊了,说:都可以啊。
哦,这感觉突然很浮云。
除了travel和campus visit,是否存在着其他的合理的选择。
比如,我想去呼吸一些可能更新鲜的空气,里面飘着自由的香精,和激情的花粉。

just need something new.

Live

4/17/2011

0 Comments

 
偶然被拉去看歌剧《卡门》。
国家大剧院快要成了家、公司、超市之外最常去的地方了。

华丽的布景、服饰、乐团、调调。。。

还有自由。
这个词真迷人,但是,真不踏实。
Picture

 
昨天在此写了一半的东西,因为断网全丢。
想重写便回不来了。

加班回到家后看到Bob Dylan在工体唱like a rolling stone的视频,才发现还是有感觉的,也赞同了这还是见一次少一次了。
于是,看了I'm not there,遇见了生平第一部真没看懂的电影。
于是,回想起自己有多少落下的功课,多少没能看完的书……
读完一本张爱玲短篇,便不想再读女人写的书。倾城之恋是一种苍凉,到达了极致。

今晚一冲动就跑去清华听Neo分享,恰好赶上。
只是默默站在楼道里,听那些喜欢折腾的孩子们(明日或许是些big name……)来讲其实可以很折腾。
DR不是很开心,但也还不能开几个小时的车跑去。I‘m not there。在这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咖啡馆里,突然失了神。
在咖啡馆的书架上翻到了李泽厚《美的历程》2001年插图版。
想,如果40岁的时候,还有passion去读art history的PhD,是怎样美好的一件事。

晚上聊天但不能喝酒
Friday night 的五道口不知何时会如同纽约的布鲁克林

但它永远不会是格林威治村
我也永远不会是喝醉酒的patti smith.

苦X和酷毙只差一点音调,而到了2011年后者似乎已经比前者更土。
经常会在一些看起来酷毙的地方做着一些苦X的事情,比如周五的晚上在BBY加班,比如劝一位同学去Berkeley读PhD。

突然发现一直在订阅的一个陌生人的博客,博主竟然已经出书,名字取得很好,叫all tomorrow's parties。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14787.html
任何事情你坚持做,都是好的。

碎碎的东西散了一地。

坚持读完一本书,亮光就自然闪烁在封面上。

我不在那里,但我会在路上。

为了明天的聚会,你要穿好春天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