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回忆的时刻,但还是偷偷回看了一些过去的东西。看DR一年以前写的东西觉得感动。

在选择的节骨眼上,也开始梳理一些没有来得及反思的事情。
发现自己还是没能过掉一些“关”,比如对本科学校的不满,对我放弃了的主流机会,对过去的老师,对和男孩子的事情,对两年以来非主流的工作……都没有真正面对。有太多的借口。
渐渐觉得,的确是曾经做过一些很酷的事情。
但从来没有一件事做到自己认为满意。也从来没有一件事情得到过来自主流的实实在在的认可。
就这么边缘着摇摆着在争议当中走过了很多春秋。
但找过借口的,总有一天要自己填补上来。
拒绝联系的总有一天需要重新建立起来。
世界就那么大,心也就那么大。回不去,也逃不掉的。

想念悦。不知什么时候会有她的消息。
DR
8/31/2011 03:35:53 am

哎,逃跑是慢性的毒药,可是你这么清醒的头脑总是不甘于沉迷的,那便还是面对吧

Reply
MJ
9/2/2011 12:43:36 am

长老师这篇日志很得我心,多少个夜晚面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这些问题就开始一遍又一遍的在大脑里盘旋,现在或许在心理或者灵性类的书籍里得到了答案,却需要时间来慢慢练习,还是会跌入旧的思维模式,真的是这种积习难改。蜕变痛苦,但不蜕变却更痛苦。

Reply
杨子珊
9/2/2011 02:30:25 am

@DR
白天忙碌,于是总在半夜清醒。还好你也经常是在半夜打来电话。
面对了,亲爱的。
正脸看看,独木桥的另一头是阳关道。

Reply
杨子珊
9/2/2011 02:36:12 am

@MJ
心理类书籍大部分是理论和它的验证。就像小时候读的诗书,不经历事情基本无法理解。
其实心灵层面的东西,是教不来的。从理论层面上讲,每个3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是半个心理学家。

我们始终追寻的东西,identity,在不断地更新。即使已经而立之年的人也是如此。
积习能改的,一定能改。即使一年不可以,两三年、三五年也可以。
你可能想象不到我Teenage时候有多么消极。那时的我甚至会鄙视我现在的样子。但现在的我却实现了很多当年觉得很dream的事情。

做一个达摩流浪者。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Reply
MJ
9/6/2011 11:05:12 pm

是的,同意!如果没有经历,书里的理论是无法理解的,人长大始终是一个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理清了,很多事就会明朗起来,该往哪个方向走,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内心会更加的充满力量。

说到Teenage,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时期呢,那天看到XFY(那个我辅导过得念导演的小孩,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写的博客,说看到自己以前写的诗,那个惆怅,简直难以想象还有那样的自己存在过,哈哈。

Reply



Leave a Reply.